.
今天不談什麼,我們談談心理學,來談談「路西法效應」。
.
「路西法效應」是指在特定氛圍下,人的性格、行為及思維方式會受到影響而產生變化,從而表現出惡的一面。「路西法效應」可能很多人沒聽過,但「史丹福監獄實驗」大家或許也略有所聞。另外,也想跟大家再說一下「米爾格倫實驗」。
.
史丹福監獄實驗是1971年由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·津巴多於史丹福大學內進行的一項心理學研究,招募了二十四名志願人士擔任守衛和囚犯。
.
第一天實驗的情況還一切正常,但是到了第二天囚犯開始不服從守衛的命令並反抗。津巴多要求守衛們採取措施控制情況。他們採取的措施包括強迫囚犯做掌上壓、脫光他們的衣服、拿走枕頭、被褥和床、命令他們徒手洗廁所等等。在嚴峻緊繃的氛圍下,囚犯們開始出現崩潰的狀況。實驗原本為期兩星期,但到了第六天便緊急中止了。
.
而在史丹福監獄實驗的十年前,在耶魯大學也進行過一場「米爾格倫實驗」。受試者將扮演「老師」的角色並告知以為這次實驗是為了測試體罰對於學習的效益。實驗中「老師」負責在學生答錯問題時按下電擊按鈕,使學生感到刺痛。有百分之六十的受試者服從監督者指令並調高電擊強度至危險級別,且沒有一個人質疑整個實驗的正當性。
.
兩個實驗都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權力。在監獄實驗中,守衛在穿上制服後便成為了「匿名的群體」,如軍人、警察一樣,但是當群體形成後,個人的道德責任感便會因匿名性而削弱,使他們不會意識到執行職務時所使用的暴力行為是自己所行使的。而在米爾格倫實驗中,監督者賦予「老師」傷害「學生」的權力並表示會承擔一切責任後,他們便有理據去合理化自己的暴力行為。
.
「權力使人腐化」!當你擁有權力,而在上位者又默許你的行為時,很多時往往會受到這個環境氛圍所影響,從而去做出一些「惡」的事,一些以前甚至覺得羞恥的事。設身處世,我們或許會被迷惑,但我們是否都應該保有一個客觀中立的心,去判別是非對錯呢?權力並不是絕對,法律也不一定全對,所以我們做人應該有一條道德底線,而道德從來都是身為人的一個基本條件。有空的時候,不如找你的「初心」談一談吧。
。
攝於香港 • 家 📷
。
。
。
#反送中 #612 #香港 #逃犯條例 #香港人 #香港加油 #hongkong #chinaextradition #hkig #罷工 #亞洲 #hkblogger #wearehongkong #公民抗命 #遊行 #69遊行 #616 #616遊行 #71遊行 #71 #民主 #送中條例 #supporthongkong #hongkonger #撐香港